中俄试行免签:两国迈入“说走就走”新时代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日前正式宣布,为深入贯彻落实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,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,中方决定自2025年9月15日起至2026年9月14日,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为期一年的免签入境政策。该政策被视为中国近年来扩大免签范围的一项重要举措,预计将极大促进中俄两国在经贸、旅游、人文等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,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。
政策核心:覆盖范围广、时效性强
根据公布的政策细则,符合条件的俄罗斯持普通护照公民,来华目的涵盖经商、旅游观光、探亲访友、交流访问等多项短期活动,只要在华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,均可免办签证入境中国。此举显著简化了俄罗斯公民赴华的流程,节省了此前办理签证所需的时间和费用成本,从制度层面解决了人员往来的痛点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政策以“试行”方式推出,为期一年。这体现了政府在政策制定上的审慎与灵活,既展现了推动开放的决心,也为后续评估政策效果、优化实施细则留下了空间。分析人士指出,若试行期间成效显著,此政策有望常态化甚至扩展至更多国家。
政策背景:深化双边关系与便利人员往来
中俄两国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,近年来在政治、经济、能源、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。2024年被确定为“中俄文化年”,双方已举办了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。此次免签政策的出台,无疑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、丰富新时代中俄关系内涵的又一实质性步骤。
从更宏观的视角看,这也是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系列举措之一。自2023年以来,中国已相继对多个欧洲国家及东南亚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,取得了积极反响。此次将免签范围扩大至俄罗斯,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主动拥抱世界、欢迎全球宾客的开放姿态,有助于提振国际社会对华交往的信心。
预期影响:多行业迎来利好
旅游业将直接受益: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。免签政策将极大刺激俄罗斯游客来华观光的意愿,预计莫斯科、圣彼得堡等城市直飞北京、上海、三亚、哈尔滨等热门旅游城市的航线需求将大幅增长。中国的历史文化遗址、自然风光和购物场所有望迎来更多俄罗斯游客,直接带动酒店、餐饮、交通和零售业的复苏与发展。
商贸合作更加便捷:对于频繁往返于中俄之间的商务人士、企业家和投资者而言,免签政策极大地提升了商务活动的效率。它便于俄方企业人员来华参加展会、进行市场调研、洽谈合作和短期培训,有助于进一步挖掘两国在跨境电商、科技创新、联合制造等领域的合作潜力,促进双边贸易额再上新台阶。
人文交流持续升温:政策覆盖“交流访问”,将便利两国教育、文化、艺术、体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、学生和团组进行互动。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、学术研讨会和友谊赛事得以更灵活地开展,有助于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,夯实两国友好的社会根基。
展望与建议
此次对俄免签试点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外交与政策实践。它不仅为俄罗斯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,也为中国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新机遇。未来,各方需协同做好配套服务,例如在机场增设多语种指引、提升电子支付便利度、开发针对性的旅游产品等,以确保政策红利能够充分释放。
总体而言,这项政策是中国以更大力度融入世界、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明确信号。它预示着中外人员往来正朝着更加高效、便捷的方向发展,中俄两国之间的互通互联也将因此迈上一个新的历史台阶。
关键词:
上一个
上一个
更多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