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政策速递】中国海关全面严查"买单报关"行为 外贸企业合规转型迫在眉睫
近日,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17号公告,自2025年10月1日起,代理出口企业在办理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时,需同步向税务机关报送其实际委托出口方的企业基础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名称、纳税人识别号等)及对应出口金额数据。代理企业必须完整、准确填报委托方信息及出口金额,确保数据与实际业务一致;若存在信息缺失、填报不实或隐瞒出口金额等情况,税务机关将直接以缺失或虚假部分对应的出口金额为基数,核定代理企业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,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。
根据最新政策要求,代理出口企业需承担更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,其监管逻辑从“形式合规”转向“实质穿透”。代理企业须逐笔核对报关单信息,确保每笔出口业务均能追溯至实际生产销售方,并在申报系统中完整填报货主企业名称、纳税人识别号等核心信息;除单证级信息报送外,代理企业还需按月填写《代理出口企业受托出口情况汇总表》,系统梳理委托方清单、出口金额及税款计算依据,形成“报关单-货主信息-纳税申报”的完整数据链;若代理企业未履行穿透式报送义务(如虚构货主信息、拆分报关单隐瞒实际交易方等),税务机关将直接穿透代理关系,以报关单载明的出口金额为基数,核定代理企业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及滞纳金。通过强化代理企业作为“信息中介”的连带责任,打破以往“代理即脱责”的监管盲区,实现从“以票控税”向“以数治税”的升级,有效遏制利用政策漏洞或信息不对称逃避税款的行为。多部门仙童构建数据铁网:出口贸易全链条监管实现“穿透式”追溯,由五部委联合推行的出口贸易真实性核查体系,通过强制比对报关单、增值税发票、收汇水单三类核心凭证的逻辑一致性(即“三表一致”),构建起“业务流-资金流-货物流”的三维验证模型。
2025年开启的政策调整并非简单的监管收紧,而是标志着行业从“流量红利争夺战”转向“可持续发展能力竞赛”的关键转折。买单报关等灰色模式的退出与海关智能抽检系统的全面铺开,本质是通过制度重构实现市场净化——既倒逼低效产能出清,也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腾挪出战略升级空间。
关键词:
上一个
上一个
更多资讯
【政策速递】中国海关全面严查"买单报关"行为 外贸企业合规转型迫在眉睫